《灵巧象蛇,驯良象鸽子》题解三 —— 列宁在三年革命时期与三年反革命时期(1905-1910)小册子分类目录

列宁在1910年12月18日的《工人报》第2号上的《游行示威开始了》里作了这样的回顾与总结:“俄国经历了1905—1907年三年革命时期以后,又经历了1908—1910年三年反革命时期。在这三年中,黑帮杜马当政,暴力肆虐,法纪废弛,资本家对工人展开猛烈进攻,工人已经获得的成果被夺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最受压迫、最受压制、最受折磨和被各种各样迫害吓坏了的人民群众,经过三年反革命极其猖獗的时期以后,重新开始抬起头了,又觉醒过来了,并且开始投入斗争。”

从1905年到1910年这六年经历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三次代表大会(1905年在伦敦开的三大、1906年在斯德哥尔摩开的四大、1907年在伦敦开的五大),而六大要到1917年8月才得以在俄国国内召开。 这六年经历了革命的高潮、低潮、再度迎接高潮这样史诗般的波浪运动。这六年里列宁的革命谋略包括: 争取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政党策略, 面对沙俄反动当局的三次杜马(布里根杜马、维特杜马、哥列梅金杜马)的不同的抵抗策略, 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的斗争策略(既反对取消派又反对召回派、同时彻底揭露调和派的丑恶嘴脸)。所以需要一部类似于《进一步,退两步》篇幅体量的小册子来详细描述列宁在三年革命时期与三年反革命时期的革命谋略。繁重的革命工作使得列宁无法抽身系统地写出这本小册子,于是就有了六年间很多篇幅体量更加灵活的小册子,当代马列毛主义者要对这些小册子进行更系统地辑录,更全面地整理出这六年里列宁的革命谋略。

三年革命时期造成了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第一次尝试“统一”的契机,列宁说“政党内部和政党之间的意见分歧往往不仅靠原则性的论战来解决,而且也会随着政治生活本身的发展得到解决,甚至更正确的说法也许是:与其说是靠前者解决,不如说是靠后者解决。特别是有关党的策略即党的政治行动的意见分歧,结果往往是持错误意见的人在实际生活教训的影响下和在事变进程本身的压力下实际转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因为事变进程本身常常迫使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并把错误意见完全抛在一旁,使它们失去基础,变成毫无内容,枯燥无味、谁也不感兴趣的东西。”(《革命教导着人们》)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弯路。有谁能苛责列宁只走直路,不走弯路呢?

三年反革命时期造成了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第二次尝试“统一”的契机。布尔什维克分裂出了召回派,孟什维克分裂出了取消派。召回派和取消派在三年反革命时期讲了很多大话、空话、正确的废话,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党、不要党。他们面对绞刑架(“斯托雷平的领带”)吓破了胆。于是布尔什维克尝试与孟什维克护党派进行“统一”。但是,事实证明这又是一条弯路。有谁能苛责列宁走了太多的弯路呢? 列宁说:“托洛茨基联合波特列索夫和马克西莫夫这些仇视‘列宁—普列汉诺夫’(用他们喜爱的说法)联盟的分子,纠集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敌人。托洛茨基联合一切酷爱在思想上搞分裂的人;联合一切对捍卫马克思主义毫不关心的人;联合一切不知道为什么进行斗争,不愿意学习、思考并探索产生分歧的思想根源的庸人。在涣散、分裂和动摇的今天,托洛茨基可能很容易成为“一时的英雄”,把一切下流货色都纠集在自己的周围。但是这种尝试愈露骨,它就愈将遭到惨败。这是党内政治方面的冒险行为。现在一切迹象表明,只有真诚地、坚决地屏弃取消派和召回派,才能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真正的联合。很清楚,波特列索夫(和呼声派)以及前进派既没有屏弃前者,也没有屏弃后者。托洛茨基则把这两者纠集在一起,用欺诈的手段欺骗自己,欺骗党,欺骗无产阶级。实际上,托洛茨基除了加强波特列索夫和马克西莫夫这两个反党集团以外,什么结果也得不到。这种冒险行为遭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的信》)

I 1905年之前

成为“列宁”——从《怎么办》到《进一步,退两步》的革命谋略

《灵巧象蛇,驯良象鸽子》题解二——从劳动解放社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组织演变(1883-1905)

II 1905年之后

1. 争取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政党策略

1.1 没有权力就没有权利:《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辑录本)

1.2 为什么“敢不敢”打死一只熊的争论具有原则意义?——对《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的解析

1.3 革命就是发挥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辑录本

1.4 我们的任务和工人代表苏维埃(给编辑部的信)

1.5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

1.6 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态度

2. 面对三次杜马的抵抗策略

2.1 杜马的解散和无产阶级的任务

2.2 论抵制

2.3 社会民主党和选举协议

2.4 阿尔马维尔社会民主党人是怎样进行选举运动的?

2.5 就彼得堡的分裂以及因此设立党的法庭问题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存目)

2.6 反对抵制(摘自社会民主党政论家的札记)

3. 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的斗争策略

3.1 取消取消主义

3.2 被揭穿了的取消派

3.3 论拥护召回主义和造神说的派别

3.4 政论家札记(1910年3月6日和5月25日〔3月19日和6月7日〕)

3.5 俄国党内斗争的历史意义

3.6 致全体社会民主党护党派的公开信

3.7 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的信

4. 其他革命策略

4.1 捍卫哲学的党性,批判召回派的造神说: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精选

4.2 批判取消派的工联主义:《气得晕头转向》

4.3 批判取消派的工联主义:《知识分子斗士反对知识分子的统治》

4.4 斯大林对于列宁革命策略的呼应:《党内危机和我们的任务》(巴库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