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二)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分工不是从来就有的,它随着阶级而产生,也随着阶级而消亡。
2.条理清晰,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本时评说明了开源软件背后潜藏的新生产关系的种子,是很好的文章

社会化大生产≠分工

正如列宁对伯恩施坦的批评一般,受到资产阶级环境影响的我,根本没有想到可能有自发的合作,可能使每个人和谐统一于一个集体,可能使无产阶级的公社在破坏资产阶级统治和资产阶级管理机器后仍然能溶合在一起。社会化大生产,在我这个庸人的眼里,变成了只能从上面、只能由官吏强迫实行和维持的东西。至于完全自发自由的劳动,却反而会造成“混乱”。造成混乱,多么熟悉的资产阶级腔调!

是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社会大生产是非有分工、非有官吏不可的。在雇佣奴隶制下,无产阶级就是那么的“懒惰”,就是那么的“愚笨”,那么不懂得展开“协作”,我们既不愿意贡献自己的劳动使某人发财,也没有条件进行自由广泛的学习。像这样的无产阶级,可不就需要强制的分工才能形成生产力呵!

然而,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不是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被消灭了,民主被消灭了,遵守公共生活的起码规则将成为人们的习惯,社会管理将成为每个人的事务,劳动也将回归人的自发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肉体和心智将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自由劳动将在完全自发、自愿的情况下展开协作。难道这种充分的发展所产生的专家会比不上强迫和精英式教育所产生的专家吗?难道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的主观能动性会比不上暴力所制造的服从吗?答案是否定的。

由此可见,消灭分工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构不成什么冲突

那么,要预见消灭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我们需要预见哪些社会主义的前提来使其不停留在“纯粹的乌托邦”呢?

一、从民主管理到自我管理

在社会主义下,“原始”民主的许多东西都必然会复活起来,因为人民群众在文明社会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站起来了,不仅独立地参加投票和选举,而且独立地参加日常管理。在社会主义下,所有的人将轮流来管理,并且很快就会习惯于不要任何人来管理。

为了实现这样的过渡,社会主义首先要消灭官僚,除了按生产单元选举的方式外,公职人员应当可以随时替换,并把薪金减到工人平均工资的水平,以“工作的即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构去代替议会式的机构。

接着,要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管理处,一方面要消灭管理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成分,从而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要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包罗万象的、普遍的和全民的监管。

然后,因为当所有的人都学会了管理,都来实际地独立地管理社会生产,逃避这种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就必然会成为极难得逞的、极罕见的例外,可能还会受到极迅速极严厉的惩罚(因为武装工人是重实际的人,而不是重感情的知识分子;他们未必会让人跟自己开玩笑),以致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就会很快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了
到那时候,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大门就会敞开,分工也就随之消亡了。

二、发达的生产力

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但这种生产力并不是像资产阶级宣称的那样让每个人为所欲为,而是指能使得每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生产力。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在前者,这种“为所欲为”本质上蕴含的是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增长神话,这种增长是复合的、是无穷的、是永不停歇的,不要说共产主义了,哪怕整个宇宙都无法容纳资本主义,这推动了资本主义自我灭亡;而后者的生产力则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痛苦的或重复的劳动被先进的生产工具转化为乐趣的创造的劳动,这样的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需要的,就是通过社会主义不断地生产建设,用先进的生产力将劳动与谋生分离开来。

三、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下的人和资本主义下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雇佣劳动、自由市场、资产阶级法权如同毒素一样浸泡了每个资本主义的人。这种异化的人与消灭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不匹配的,就像许多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那样,“为所欲为”、养懒汉、破坏性生产、缺少专业人才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但通过社会主义阶段的发展,私有制被消灭,生产关系被改造,分配制度逐渐过渡到按需分配,这种社会关系下成长起来的人绝不会和过去那样落后。到那时,社会主义的人不会再有私有制的观念,每个人都能明白集体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平等和自由已经是人自然而然的观点,肉体和心智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这样的人的诞生,恰恰是和分工的消灭是同步进行的。

相关文章

:page_facing_up: 第一部分
:page_facing_up: 第三部分
:page_facing_up: 第四部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