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件小事看中修的形式主义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各机会主义组织简要说明

编者按:
1、力量不在于人的多少,而是组织程度和思想觉悟。中袖的1亿党员只是他们国家机器组织能力的侧面体现。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袖坚不可摧了,反动派终究是纸老虎,这一亿的党员又有多少是真的甘心为中袖奉献的呢,中袖没有马列毛主义者的觉悟,他们只能靠威逼利诱拉拢人,内部实则漏洞百出。马列毛主义者有正确的路线方法,站在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立场上,背后靠着最有活力最强大的力量,只要能够组织起群众,必定能战胜风光一时的中袖
2、号称2000万党员的苏修解体了,一亿党员的中修官僚组织又还能统治无产阶级多久?中修党员破亿又如何,人数从来不是决定一个阶级能否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因素,要不然少数的资产阶级又怎能统治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呢?无产阶级唯一的物质武器就是组织,没有用革命路线武装起来的,代表整个阶级利益的革命家自觉组织,那么整个无产阶级就是处在无权状态中的一盘散沙,就一定会在低水平的自发斗争中不断沉沦深陷。通向革命胜利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政治报路线搭建革命的脚手架创造一个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与资产阶级绝不调和的革命家组织!

最近,笔者所在的班级的团员开了一场推举会,推举两个同学成为党员发展对象。会议的流程是什么呢?首先,所有团员必须参加线上会议,非团员也被鼓励参会(当然是没一个人去)。会议开始后,候选人依次发言。发言结束后,所有同学在微信群投票,推举流程就结束了。

笔者在旁观了室友开会的整个过程后,只有一个感受:就这?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很活跃的一个群体,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中修应该严格的考察意识形态。但在实际中,党员的发展流程又臭又长,处处体现着形式主义。笔者室友的入党申请书是网上抄的,写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因为纸质版不允许有错字,必须特别整洁。这还只是小问题,整个发展流程,根本无法真正考察候选人的意识形态,只要做好流程,不管你是小粉红,还是日子人,亦或是自由派,中修根本查不出来,除非自己暴露。从大的方面来看,中修党的人数过亿,但内部凝聚力是要打问号的。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实际上就是高级打工人,他们的利益与中修并不统一,参与不到剩余价值的分配中,顶多只会获得一些残羹冷炙罢了。剩下的一小撮,就是统治阶级,是革命的敌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利润挂帅,“利”字当头,入党也不例外。入党无非是为了往上爬,要么是为了找工作有优势,等等。除了个别自觉的资产阶级,绝大多数入党的人不关心中修的根本利益,入党就是为了私利。哪怕是官僚资产阶级内部,时常还会出叛徒。本身资产阶级就是以利益为纽带结合的,这些人有奶便是娘,只要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给更多的利益,他们可以立马更换主子。

中修想解决这个问题吗?当然是特别想了。尤其是在帝国争霸激烈的当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是特别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中修未来是否能战胜美帝,实现自己的复兴梦。但中修是做不到的,利润挂帅下,其内部必然以个人利益为先。这是所有统治阶级的共性。纵使有高度自觉的统治阶级,也只是个人,做不到让整个阶级自觉地团结在一起,只能依赖暴力机器层层压迫,保证统治秩序。如果中修真想解决,办法还是有的,马列毛主义者就有良方。只不过中修不会蠢到和被统治阶级合作。

革命,就是放弃自己在旧有秩序中的利益,将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入到无产阶级的利益中。从现实角度讲,革命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利益,还会有性命之忧。但从古至今,有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人民从不缺乏斗争的斗志,缺的是斗争的方法。而在当代之赵国,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道路就是践行列宁导师的政治报路线,建设工业化的革命组织。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对于革命家组织来说,鉴别是否革命的试金石就是义务劳动。义务劳动不仅不会获得利益,还会占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当下的阶级压迫压的无产阶级喘不过气来,愿意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从事革命,就有了革命的初始条件。但义务劳动不只是说说,在具体的共同协作中,会暴露出根本的世界观,抱着个人利益而革命的,必然会被组织筛选出。但义务劳动还是不够的,暴力值班是组织的立身之本。可以预见,在未来地上组织的建设中,地上组织会面临各种资产阶级团体的威胁,建立地上暴力值班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地上暴力,就无法包围地上组织,地下暴力也无从谈起。未来地上经济互助中的义务劳动和维护组织的暴力值班是筛选先进工人,排除特务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