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讲文笔不讲阶级本质上是一种将技术至上的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既然技术比立场都重要,那崇拜资产阶级掌握的技术自然也是合理的了。唯物主义者认为技术只能为人服务,要么为资产阶级的人服务,要么为无产阶级的人服务。机会主义者自知在立场和路线上无法驳倒大群,他们就只能捡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来攻击革命者。在持续的斗争运动中虚伪的泛左翼们必将把自己的红皮撕下,必将把他们为资产阶级统治而奋斗的真实嘴脸暴露无遗。
2、要宣传还是组织起来?宣传为了组织还是组织为了宣传?泛左翼是要政治影响力的,宣传是第一位的,而真正的革命者走的政治报路线是将报纸和文章当成组织脚手架,文章是淬炼组织的手段,泛左翼泥潭派认不清这一点,在写出”高人一等“的文章中沾沾自喜,这种小资产思想做派对革命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的老朋友东风在近期又开始了狗吠乱叫,这次他们带来了“水文论”来攻击大群,嚷嚷着要写出能让工人产生共鸣的质量精美的文章,批判大群在写脱离群众的题材文章,还胡说八道一番给“好文笔”下了个“不是资产阶级法权”的定义。这就是钻到了质量挂帅的无底洞而不去关注背后写时评文章的人,东风没有真正贯彻列宁的政治报路线只是模仿形式而得不到其内核,写文章是墙内的泛左翼群体也是会的,然而把人组织起来拥有了工业化的时评文章产出,这才是政治报的根本目的。
东风的先生认为:”文笔好不是资产阶级法权“,还说:”文章写的好不好要看群众的反映“。然而他们没有认识到文章背后的阶级性,这个群众又代表了什么阶级?群众看了一篇文艺大毒草觉得不错,我们马列毛主义者难道还要跟着迎合群众去拍好叫好?这种所谓”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你算老几”的言论就是把先进分子拉低到了落后群众的地位,不要先进分子的领导集中,任凭个人的自发性。从本质上就是在放弃在意识形态宣发上的领导权,任由资产阶级去占领。文章写的好不好,总的不看群众反映好不好,也不看文笔好不好,而是看文章背后的阶级立场与革命路线。一篇在路线问题与立场问题都错误的文章,纵使文笔写的天花烂坠、群众再怎么拍手叫好,马列毛主义者也必须与之批判斗争,而这正是因为革命的严肃性与正确性所致。错误路线与错误立场会耽误革命历程,机会主义兜售的立刻融工论正在蛊惑革命青年送死损害了革命利益,他们所写的文章也正是这样般的大毒草,就应该去狠狠的批判。
设想一下,如果按照东风所说的,文笔好不是资产阶级法权,那么在左翼群体里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情景:文笔好的文章才能刊登到报纸上,造就了好文笔的同志在组内地位高成为了干部成员,而文笔不好写文章质量不行的同志在组内地位低下积极性也下降。这样的大包干制度得整个组织没有活力刊物产出效率低下,最后积极分子也开始怠工,整个组织运作崩溃解放。这就是墙内泛左翼最真实的写照。机会主义所探究的文笔就是滑落了资产阶级的学术主义、质量挂帅,没有贯彻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挂帅。就如同咬文嚼字的S先生在“社会主义资共两重性”这个对目前革命无关紧要的话题上大吵大闹,俨然一副学院派做风。机会主义认为“文笔好与资产阶级法权毫无关系”,然后转身就肆意攻击大群时评是”垃圾水文“”质量不行“。机会主义者不就是仗着自己能写出一篇”有文笔、有数据的好文“的资本,并借此来贬低大群的时评吗?这样的歧视难道不就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之前大群有一篇关于写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文章,机会主义者一看到这文章没有写到布洛芬药物在美国的应用,就开始攻击此文质量不行。似乎写文章少点了数据缺失了点内容,就是做出了对革命伤天害理的事情,要被东风的先生们拿出来批斗一番。这种以写”好文章“为傲,以写”烂水文“为耻的观念笔者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文笔问题只是表象,背后反映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路线与资产阶级学术主义质量挂帅路线之间的斗争。机会主义想要的是能带来政治影响力的”好写手“,认为文章神圣不可冒犯,有一点错失都是罪过,为自己能写出一篇高深的文章沾沾自喜;而革命者想要的是革命战士,写文章只不过是战士锻炼途径,最后是要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机会主义者正是以自己一手好文笔自傲,不想服从无产阶级组织而变得”泯然于众人“,就放弃了艰苦长期的工作转而投入到共趣俱乐部的怀抱,写文章成为了他们的爱好。他们本身只在感到”雅趣“的时候兴致大发来一篇”美文“,然后转身就对那些”水文“勃然大怒:”你们是怎么写的这么烂的?“然后又不由得叹息”连数据都没有,怎么能写的好呢?”。机会主义者写文章注重的是文章的辞藻与华美,而不是文章本身的立场与鼓动性。这种以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去看待时评写作的狭隘家伙们,自然是不能贯彻列宁政治报路线的核心,完全为了写作而写作的目的去写,甚至把写时评只看作是宣传的手段而非组织手段。东风假惺惺承认政治报路线,背地里又来了一套线下工作的为主的融工论,他们写时评的目的估计也不过是跟墙内泛左翼群体一样是为了宣传而不是为了发展组织。这种宣传主义自是要在文笔问题上大作周章而不在乎立场路线只关注文章的细末节枝在“鸡蛋里挑骨头”。 就连文艺批判的文章也会被机会主义打上了脱离群众的帽子,似乎只有写时事热点的文章才能算好文章,其他文艺批判较为冷门的电影、动漫、音乐的文艺批判文章都不能算马列毛立场的文章,都是“小资”圈子下的产物。似乎只要写出精美制作、与工人实切相关的时评就能感动工人,让工人产生共鸣,工人就会被时评鼓动性感染参与到了革命工作。这种左翼报纸“爽文”是立刻融工论的翻版,“文笔越好工人就越被鼓动”就跟“融工者越跟工人打好关系,工人就越愿意参加组织”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愿意长期参与组织建设与艰苦地下工作的左倾机会主义。
回到标题,仗着自己的文笔好不讲路线不讲阶级的文章自然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同时也是扣字眼专挑小毛病回避关键问题的学理主义、更是不注重组织建设下搞大包办的质量挂帅表现。在写作中文笔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写作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组织建设发展还有淬炼写作者的革命意识、组织意识与理论水平。机会主义总是喜欢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只看到了文笔没有看到背后的政治报路线。也能想到东风为何数次分裂软弱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