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跑操”?这究竟是在锻炼身体还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广告 ☭ 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 ☭ 上电报大群找真同志与真战友 https://t.me/longlivemarxleninmaoist 加井冈山机器人 Chingkang(@maoistQAIIbot) 为电报(纸飞机)好友,可获得大群发言权

编者按:
1,中修学校普遍的宣传跑操是为了锻炼身体,可就如本文所说,没有任何锻炼的作用,学校的强制跑操注重形式,注重专制,唯独不注重学生的健康、学生的感受。本文通过跑操制度揭露了中修对学生的压迫。
2,学校所鼓吹的集体主义式的跑操,其实质是让学生现在服从学校统治,以后老实接受资本家剥削,什么锻炼身体,劳逸结合,不过是骗人的鬼话罢了。对于中修学校要求的跑操怪象,本文起到了很好的揭露作用。

最近发生了令人悲痛的事情,但由于这起事件目前的争议较大,故本篇文章只借此次事件来探究“跑操” 这一特色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跑操,即校方组织的在校生在早晨的操场上跑步,每班方阵原则上六路纵队,各班均匀分布在跑道上,由一名学生负责领跑,与第一排学生对齐,再由班主任负责跟跑,与最后一排学生对齐。这种组织形式普遍存在于当今赵国的各个中学校园当中,甚至有的小学也开始了早晨跑操,那些校领导及其喉舌们还恬不知耻地宣扬这种组织形式是如何锻炼学生身体的,又是怎样培养集体荣誉感的,可以说就差把“ 驯服学生” 这四个大字写在脸上了,而以往发生的种种悲剧却证实了这种所谓“健康”的组织形式是如何残害着学生们身心健康的!

在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跑操导致猝死等社会现象之前,我们得先明白在当代赵国的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而在此之前就得有一个共识——赵国是仅次于其他欧美帝国主义国家的二流帝国主义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处于高度垄断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中,学校承担着一种替统治阶级进行层层筛选和培养出一代代甘愿服从于统治阶级统治的廉价劳动力的职责。但什么样的劳动力才能通过如此严苛甚至都有些反人类的竞争和筛选呢?那自然是可以学会统治阶级所灌输的知识但并不会对现行制度产生任何反思和抗议的学生,最好是能认同当代赵国的教育制度、哪怕是毕业以后也会拥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权力的学生,加上国内普遍的舆论环境都由资产阶级掌握着,所有人从小到大受着统治阶级思想的灌输和熏陶,于是当代学生常见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就这样慢慢地生根发芽了,互联网上那些所谓的“精资”和“ 粉红”都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正如消灭阶级的所有制在资产者看来是消灭生产本身一样,消灭阶级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消灭一切教育。资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借以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页﹣269页。

由此可见,跑操并不是统治阶级的喉舌们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真要是为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干嘛不先去把食堂里的伙食和配料给改善一下呢? 噢,原来在凌晨的六、七点排队在操场上拥挤在一起跑步是健康,但在食堂里吃着营养均衡并且有保障的食物就是不健康?再说了,这种排成方列的跑步方式除了外观看上去较为整齐以外,剩下的可都是些安全隐患,万一处在中间的同学摔倒了怎么办?万一跑着跑着发生就踩踏事故怎么办?还要求学生们边跑着边喊口号,只要是常年去健身和运动的人,一眼都能看得出来这种跑步形式是有多么的不科学!一堆人全都挤在一起慢跑,这样又能提高多少学生的身体机能呢?不想跑操的学生还要想方设法地找借口请假才能逃过一劫,可是学生们睡也睡不够,早饭都没吃完就去要跑步,难道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叫作健康?还美其名曰为培养班级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们聚在一起打游戏都比凌晨一起去跑操更要具有集体精神,赵国的统治阶级总会歪曲“ 集体主义” 的真正含义,那我们先来看看斯大林是如何阐述这个概念的:

「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是不能撇开个人利益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证,在这个意义下,所谓的“ 个人主义” 和社会主义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对立。——约瑟夫·斯大林 1934年7月23日 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

因此我们从而得知,真正的集体主义是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同时保障个人的权益不代表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集体主义是什么?是一群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人聚集起来,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抛下个人的利益。历史上的各个革命者都敢于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为什么敢为革命奋不顾身并且不会害怕因此而付出生命呢?正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组织里其他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的组织是能够代表他们利益,是真的可以为无产阶级争取到权益的,所以他们就算知道会有一天为此牺牲也在所不惜!他们可以抛下所有个人的功名利禄,只为能够实现集体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苏联的卫国战争就证明了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力量,革命士兵们宁愿牺牲在战场也不愿让纳粹再向前一步,斯大林后来也践行了自己所提出的集体主义——“ 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去交换一名士兵”。

那么,特色的“ 集体主义”和斯大林的集体主义究竟有着什么区别呢?恕我直言,在如今资本主义已经复辟的赵国里,与其说是“ 集体主义” 倒不如说是“ 整体主义” ,这是一种忽视阶级斗争从而忽视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的修正主义思想,而那些拥护统治阶级的校领导自然是清楚这一点的:学生们和校领导从来都不是处于平等的社会地位,但是又不希望学生们会团结起来一起发动抗议乃至斗争,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转移矛盾——所谓“ 一人犯错全班受罚” 的手段正是校领导们用来转移阶级矛盾的常用技俩。领导阶层会纵容着学生阶层的内部频繁出现争吵和分裂,而教师阶层通常会负责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而非与学生阶层联合起来一起去反抗领导阶层的压迫和剥削,甚至有学生会把矛头指向整个教师阶层。我们不否认会有愿意善待学生的教师和校领导存在,但这些个人的举动并不能改变整个校园内部的等级划分

在学校这样的一座“预备劳动力加工厂”当中,教职工(即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是校园里的无产阶级,而校领导(即书记、校长、副校长、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则是校园里的资产阶级,至于学生,是教师们用来加以“改造” 再售卖给资产阶级使用的商品(即学生的劳动力) 。学生们在学校里先是给校领导服务,在毕业以后就是给资本家服务,而学历和文凭正是当代的学生们用来出售自己劳动力的明码标价,资本家只需一看学生们的学历就能够知道要怎么从中挑选出服从性强并且可以持续创造超额利润的“ 生产机器” ,也因此,校领导阶层自然不怎么在乎学生们的实际感受和需求,比起这个他们其实更在乎上级领导所派下来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校园源源不断的招生率和升学率,这些才是校领导阶层最需要也是真正在乎的事情,这关乎着他们谋取升职和增加利润的根本利益。然而学生阶层呢?学生作为学校当中需要被教师“ 加工” 的“ 原材料” ,在家庭当中也不过是父母和其他家人的“私有财产” 罢了,就算被成年人肆意地凌辱和伤害,国家机器也只会在未成年人尚未出现生命危险或者失去生命体征之前选择无动于衷。所以,如今的赵国学生正在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迫 ,现在的学生抑郁率和精神疾病患病率会如此突飞猛进的缘故也正是因为这些。

综上所述,跑操这种明显不科学也不健康的组织形式之所以能够延续到现在并且还能愈演愈烈地扩散到各地学校,既离不开赵国作为二流帝国主义的国家性质,也离不开为了迎合已经接受了统治阶级所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谓中考和高考是人生大事、是国内最公平的制度)的家长和官员们。 也因此,校领导们可以毫不在乎学生们的真实权益和需求从而强制全体师生贯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原封不动地搬进校园,为得只不过让是那一小部分校领导的口袋变得更鼓一些罢了!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权益,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拿起思想和军事的武器吧!誓必要把这个旧社会砸个粉碎!

1 个赞